针对农业和林业中的害虫防治难题,成功从红树尖瓣海莲中分离出一种内生真菌TGM112,并深入研究了其代谢产物。通过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作,成功获得了两种具有显著抗虫活性的混源萜类晶体化合物——penicianstinoid A(化合物1)和penicianstinoid B(化合物2)。这两种化合物不仅结构新颖,而且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特别是对棉铃虫和线虫具有显著的毒杀作用。
核心成果:
1.菌种分离与鉴定:成功从红树尖瓣海莲中分离出内生真菌TGM112,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99,分类命名为青霉Penicillium sp.。
2.活性化合物发现:通过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从TGM112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两种具有显著抗虫活性的混源萜类晶体化合物——penicianstinoid A(化合物1)和penicianstinoid B(化合物2)。
3.化合物结构鉴定:利用NMR、HR-MS等多种现代波谱学手段,确定了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精确结构。其中,化合物1的分子式为C31H36O12,不饱和度为14;化合物2的分子式为C25H28O9,不饱和度为12。
4.制备工艺优化:建立了从TGM112发酵、提取到化合物纯化的完整工艺流程,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条件的优化、浸膏的制备、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等关键步骤。
5.生物活性评价:实验室条件下,化合物1和化合物2均表现出对棉铃虫和线虫等害虫的显著毒杀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