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海南中小企业大数据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成果概况
成果名称 红树尖瓣海莲内生真菌及其在制备抗虫活性萜类晶体化合物中的应用 成果来源
合作意向 面议 所处阶段 已完成从菌种分离、化合物发现到结构鉴定、制备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评价等一系列研究工作,技术成熟度较高。
成果简介

针对农业和林业中的害虫防治难题,成功从红树尖瓣海莲中分离出一种内生真菌TGM112,并深入研究了其代谢产物。通过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作,成功获得了两种具有显著抗虫活性的混源萜类晶体化合物——penicianstinoid A(化合物1)和penicianstinoid B(化合物2)。这两种化合物不仅结构新颖,而且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特别是对棉铃虫和线虫具有显著的毒杀作用。 核心成果: 1.菌种分离与鉴定:成功从红树尖瓣海莲中分离出内生真菌TGM112,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99,分类命名为青霉Penicillium sp.。 2.活性化合物发现:通过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从TGM112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两种具有显著抗虫活性的混源萜类晶体化合物——penicianstinoid A(化合物1)和penicianstinoid B(化合物2)。 3.化合物结构鉴定:利用NMR、HR-MS等多种现代波谱学手段,确定了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精确结构。其中,化合物1的分子式为C31H36O12,不饱和度为14;化合物2的分子式为C25H28O9,不饱和度为12。 4.制备工艺优化:建立了从TGM112发酵、提取到化合物纯化的完整工艺流程,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条件的优化、浸膏的制备、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等关键步骤。 5.生物活性评价:实验室条件下,化合物1和化合物2均表现出对棉铃虫和线虫等害虫的显著毒杀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0人已参与 0数据匹配
应用前景
主要应用行业 红树尖瓣海莲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制备具有抗虫活性的萜类晶体化合物在农业害虫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望替代部分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安全性。 知识产权形式 发明专利
单位概况
研发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单位电话 0898-65784772
所属单位 是否园区单位
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 0898-65784772
参与列表

主管部门:海南中小企业服务 | 建设单位:海南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海南商业联合会 | 备案号:粤ICP备13083911号(ICP加挂服务)@2017